随着水产养殖业向集约化、规模化发展,养殖尾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。为有效控制养殖尾水污染,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,新沂市结合本地实际,探索并推广了三种典型的池塘养殖尾水治理模式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本文将对这三种模式进行系统介绍与分析。
一、“三池两坝”尾水净化模式
该模式应用于天鹅湖田园综合体,占地约106.72公顷,养殖水面约40公顷,共有24个塘口,主要养殖娃娃鱼、甲鱼、鲫鱼等特种水产品。
● 工艺流程:
尾水依次经过“沉淀池—过滤坝—曝气池—过滤坝—生物净化池”五级处理。处理区总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13.33%,配套生态浮岛、微孔曝气系统、推水式和喷泉式曝气机等设施,强化水体复氧与污染物降解。
● 改造要点:
池塘与塘坝:按“浅改深、不规则改规则”原则改造,主坝宽4–4.5 m,坡比1:1.5。
进排水系统:独立设置,采用PVC管道与蝶阀控制水流,实现自流排水。
过滤坝:设置两座砖混结构过滤坝,填充卵石、陶粒、火山石等滤料,强化脱氮除磷。(后续实践表明ZIPBIO-ZS1500可再生滤坝采用效果更佳)
生态浮岛:设置900 m²绿岛,配套仿生水藻填料,增强微生物附着与净化能力。
● 治理效果:
治理后,尾水中SS、TN、TP和高锰酸盐指数显著下降,水质明显改善(见下表)。
二、生物净化循环利用改造模式
该模式实施于新沂市苏北水产养殖有限公司,为省级良种繁育场,养殖水面25.6公顷,以四大家鱼为主。
● 工艺流程:
建设净化池、沉淀池、曝气池、过滤坝(4座)和生物净化池,配套水生植物与净水动物,形成四级处理系统。
● 改造要点:
进排水系统:采用U型防渗渠,增强水体溶氧;设置集装箱式泵站,实现尾水循环。
护坡:北沟采用松木桩护坡,南沟采用天然花草护坡。
智能监测:在总排水口设置水质在线监测系统,数据实时传输至手机终端,实现达标自动排放。
● 治理效果:
治理后各项指标均有下降,尾水实现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(见下表)。
三、“微生物+三水共治”模式
该模式适用于窑湾镇等区域,通过集中收集尾水,构建微生物净化系统,实现“水、泥、藻”协同治理。
● 工艺流程:
尾水依次进入收集调节区、水质治理区和排放控制区,利用微生物体系降解污染物,配合磷固化、氨氮去除、底泥修复和生态控藻技术,提升水体透明度与生态健康。
● 治理效果:
治理后pH、SS、TN、TP等指标显著下降,水体感官明显改善(见下表)。
总结与建议
综上所述,新沂市探索的三种尾水治理模式并非彼此孤立,而是提供了可集成与互补的技术模块。未来理想的治理方向,是构建一种以经典“三池两坝”物理与生态净化流程为基本框架的“增强型三池两坝”综合治理工艺。
该增强型工艺将在原有“促沉淀—过滤—接触氧化—过滤—生物净化”链条基础上,深度融合另外两种模式的技术精髓:
1.集成智能监控系统:借鉴生物净化循环利用模式,引入在线水质监测与自动控制阀门,实现处理过程的精准调控与达标排放的自动化管理。
2.强化微生物与生态修复技术:吸纳“微生物+三水共治”模式的核心理念,在生物净化池中系统性投加功能性微生物菌剂,并结合底泥原位修复与生态控藻技术,实现对氮、磷等污染物更深度的去除与生态系统的长效稳定。
通过以上整合,“增强型三池两坝”工艺将不再是简单的物理过滤与自然净化,而是升级为一个集物理过滤、生化降解、生态修复与智能管理于一体的高效、可控的尾水处理系统,从而为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、更强大的技术保障。
欧保公司在地表水处理设备研发应用上有20年的经验,欢迎来电咨询。
>>获得更多的设备信息<<
>>请联系021-58129802<<
低成本项目改造无需大拆大建 可持续微生态单元+太阳能光伏 微生态修正重叠生态位微生态治理技术核心优势
原有设施利用率>40%UTILIZATION>40% COST SAVINGS
动力可持续DYNAMIC SUSTAINABILITY
提高稳定性MODIFIED OVERLAPPING NICH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