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《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》(DB 32/4043—2021)的正式实施,江苏省对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。金坛区作为太湖流域上游重要的水产养殖区,积极探索并推广虾蟹池塘养殖尾水的生态化治理模式,形成了以“增强型三池两坝”为核心的尾水处理技术体。
一、养殖现状与问题分析
金坛区金城镇沈渎村的虾蟹养殖池塘面积达36.9公顷,主要养殖河蟹与青虾。养殖过程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:
● 饲料利用率低:约70%的饲料以粪便和剩饵形式进入水体;
● 有机物积累严重:残饵与粪便分解消耗溶解氧,导致水体富营养化;
● 频繁消毒破坏生态平衡:有益微生物减少,水体自净能力下降。
二、尾水污染物负荷评估
依据《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》,河蟹养殖中化学需氧量、总氮、总磷的产污系数分别为46.9350、40.0900、7.5661 g/kg。
经以下公式计算
该养殖区年排放污染物分别为化学需氧量17.32吨、总氮14.79吨、总磷2.79吨,治理压力显著。
三、生态治理技术路线
采用“多营养立体生态养殖技术”与“增强型三池两坝尾水处理模式”相结合的系统方案,构建如下处理流程:
排水生态沟渠 → 促沉沉淀池 → 可再生滤坝 → 接触氧化曝气池 → 可再生滤坝 → 生态净化池
详细平面布置图如下:
该体系通过物理沉淀、生物过滤、植物吸收与微生物降解等多重机制,实现尾水净化与资源化利用,仅占用6%–8%的土地面积。
四、“三池两坝”系统建设要点
1. 促沉沉淀池
面积占尾水处理区66.13%,内设KELPBIO-M2100幕帘式生境填料与生态浮床,促进沉淀,强化初级净化,延长水力停留时间。
2. 接触氧化曝气池
面积占比6.27%,配套种植水生植物。内部安装曝气机与KELPBIO-S250簇团型生境填料,起到接触氧化的作用,促进水体循环与氧传递,加速有机污染物的分解。
3. 生态净化池
面积占比27.6%,设置KELPBIO-M2100幕帘式生境填料,均匀布置水流,使其与种植的伊乐藻、苦草、空心菜等水生植物充分接触交换水体;投放鲢、鳙等滤食性鱼类,构建完整水生食物链。
4. 可再生滤坝
ZIPBIO-ZS1500可再生滤坝内部填充PET活化多孔填料、天然缓释碳源等滤料,相较于由空心砖砌成,填充陶粒、火山石等传统滤料,具有可多次重复清洗,反复再生的能力,无需更换滤料。
5. 排水设施
采用渠道或硬管排水,必要时设提升泵站,保障水流自流与系统稳定运行。
五、长效管理机制
为确保治理系统持续有效运行,需落实以下管理措施:
● 定期清理沉淀池淤泥,每年进行一次深度清污;
● 及时收割生态浮床经济作物(如空心菜),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;
● 定期检查电力设备、水质与生物动态,防范生态失衡;
● 雨季前调控水位,保障系统安全运行;
● 严防外来入侵植物,维护本地水生植物群落;
● 每年利用空窗期翻晒并清洗可再生滤坝滤料,保持其净化效能。
金坛区虾蟹养殖尾水生态治理方案,通过“增强型三池两坝”系统集成多种生态工程技术,实现了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与循环利用,不仅减轻了对周边水体的污染压力,也提升了养殖系统的综合效益。该模式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,为全国类似地区的养殖尾水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本。
欧保公司在地表水处理设备研发应用上有20年的经验,欢迎来电咨询。
>>获得更多的设备信息<<
>>请联系021-58129802<<
低成本项目改造无需大拆大建 可持续微生态单元+太阳能光伏 微生态修正重叠生态位微生态治理技术核心优势
原有设施利用率>40%UTILIZATION>40% COST SAVINGS
动力可持续DYNAMIC SUSTAINABILITY
提高稳定性MODIFIED OVERLAPPING NICH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