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水产养殖尾水处理 三池两坝工艺处理龟鳖工厂化养殖尾水的效果

三池两坝工艺处理龟鳖工厂化养殖尾水的效果

2025年10月14日09:31 

一、背景与问题


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,养殖尾水排放对周边水环境造成的压力日益增大。

1.渔业水质分类标准

2020年,芜湖市启动了渔业养殖尾水治理项目,以安徽农业公司的龟鳖工厂化养殖为重点对象,采用三池两坝处理工艺对工厂化养殖尾水进行净化,并于同年7月和9月对养殖尾水、水源及净水塘水质进行了系统监测。

2 7月9月养殖尾水、水源及净水塘水质

 

二、尾水污染状况分析


3 氮磷COD等污染指数

以上监测数据显示,龟鳖工厂化养殖尾水多项指标严重超标,污染问题突出:

化学需氧量(COD??):7月为15.485mg/L9月升至27.290mg/L,远超淡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;

溶解氧(DO):尾水中DO低于1.0mg/L,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;

氨氮(TAN):9月高达25.164mg/L,为地表水V类标准上限的12.6倍;

总氮(TN)与总磷(TP):均显著超标,表明尾水富营养化问题严重。

 

三、处理工艺效果评估


三池两坝工艺处理后,净水塘水质明显改善:

氨氮、总氮等关键指标大幅下降,接近或达到地表水类标准;

总磷在部分时段仍略超标准,可能存在净化瓶颈;

综合污染指数显示,尾水属严重污染,而净水塘多数时段水质达尚清洁水平,反映出该工艺具备有效净化能力。

 

四、存在问题与优化建议


尽管处理系统整体有效,但总磷去除效果不稳定,可能与填料吸附性能有限及水生植物净化能力不足有关。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:

1.优化填料结构:引入吸附性能更强的功能性填料,增强对磷的去除能力,特别是对过滤坝进行升级采用可再生滤坝(ZIPBIO-ZS1500)

2.强化植物配置:搭配多种水生植物,构建多样性生态系统,提高氮、磷的吸收与转化效率;

3.系统稳定性提升:完善运维管理机制,确保处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。

 

三池两坝工艺在龟鳖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。通过进一步优化填料与植物配置加强型三池两坝工艺,加强系统生态功能,有望实现尾水资源化与稳定达标排放,为区域水环境保护提供可靠技术支持。 


 欧保公司在地表水处理设备研发应用上有20年的经验,欢迎来电咨询。

 

>>获得更多的设备信息<<

 

>>请联系021-58129802<<

 

网友热评